LPG體雕

#LPG體雕
重塑身形 完美體態

LPG體雕是什麼?

LPG研發者為法國人Louis-Paul Guitay,他因為一場意外事故,每天必須辛苦復健,為了重返健康,鑽研出組織按摩學,
並親手打造第一台LPG全功能按摩儀,後世稱之為【LPG之父】。這個設計初期只被應用在外傷或燒傷所造成的疤痕上,
隨後LPG先生卻意外發現它有減少橘皮組織和改善脂肪分佈的效果。

三種運轉方式可用於不同的身體治療

向內捲入(roll in):
兩輪軸同時作用於治療位置,朝反方向運轉,向內拉動結締組織,使肌肉得到更深入、集中的治療,
進而產生不同程度的按摩,對於堆積脂肪、鬆弛或纖維化的結締組織都可藉由此治療得到改善。

向外捲出(roll out):
兩輪軸同時作用於治療位置,朝反方向運轉,向外拉勤結締組織,使肌肉得到輕柔、舒緩的按摩,
可緊緻鬆弛肌膚、增加彈性,同時也可改善血液、淋巴循環的運作。

向上捲起(roll up):
兩輪軸朝同一方向運轉,並可獨立調整轉動速度的快慢,向上拉提結締組織,
可促進新陳代謝及膠原蛋白增生,令肌膚恢復彈性。

LPG體雕原理

LPG纖體雕塑儀,利用動力輪軸科技結合負壓吸引的搭配,產生300多種不同的按摩,因應不同身體部位給予刺激按摩,
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按摩過程。利用動力輪軸的吸力及揉滾按摩原理,
藉此刺激血液循環、加速代謝、改善水腫、撫平橘皮,達到塑身纖體的效果。

針對各種體型需求,達到局部雕塑的效果

♥ 排除身體多餘水份
♥ 促進頑固脂肪分解、撫平橘皮組織
♥ 讓曲線更加平滑、緊緻
♥ 舒緩放鬆身體肌肉

LPG天使衣的作用是什麼

天使衣除了可將脂肪定位,還能降低LPG接頭與身體直接磨擦的不適感,讓您舒適享受課程。

LPG體雕可施作部位

手臂、側腰、馬鞍肉、腹部、臀部、大腿外側、大腿內側、小腿、背部、臉部、頸部。

LPG體雕適合對象

抽脂術後、長期久坐、易水腫體質、皮膚鬆垮,或想排解橘皮組織者。

線上預約諮詢

術前注意事項

  1. 治療前請保持清潔。
  2. 用餐後建議至少休息1小時候再進行。
  3. 請勿在施作部位塗抹乳液、精油。

禁忌症

  1. 進行治療中的癌症患者
  2. 服用抗凝血藥物患者
  3. 孕婦(可做腿部)
  4. 血栓、血管病變或有開放性傷口
常見問題
如果是自然生產,一般可在生產後約1~2個月便可進行課程。而手術分娩,需待傷口不再酸痛、瘀痕消失,表面傷口完全癒合後,才建議開始課程,通常大約在手術後三個月(視個別情況判定),但要避免LPG接頭直接接觸患處。
 

因每人訴求改善目標的不同而會有差異產生。症狀較輕微者(水腫型)通常第5~6次課程後,會有較明顯的效果。若較嚴重者(纖維化),課程就可能需要進行操作8~10次以上。

懷孕女性不適合纖體課程,適用排水課程。
靜脈手術兩個月內、整形手術六個月內,建議暫時不要施作。
患有癌症、使用凝血劑、血管病變、傳染病、靜脈炎,或發炎階段都不適合施作療程。
長期接受腎上腺素治療、甲狀腺機能減退、糖尿病患者,效果相較不佳。

LPG體雕是一種舒適且無痛的療程,在進行LPG體雕時,感受到輕柔的按摩和負壓吸引的感覺,有時可能會有輕微的刺痛或刺激感,但這是正常的反應。

 
  • 依據衛部醫字第0000000000號、衛部醫字第0000000000號、衛部署醫字第0000000000號辦理;本宣傳名稱與仿單不同(部分為仿單核准適應症外的使用介紹,或口語化供民眾理解),僅供參考;正式療程/儀器名稱、效果等,任何療程均以醫師親自說明為準。
  • 依衛部醫字第0000000000號辦理網頁中刊載之比較影像係為治療實績案例,並已事先取得該病人同意使用之治療前後比較影像,作為治療說明或衛生教育資料之輔助圖片、影音敘述。
  • 【小提醒】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2013/01/04公告:「『美容醫學』一般係指由專業醫師透過醫學技術,如:手術、藥物、醫療器械、生物科技材料等,執行具侵入性或低侵入性醫療技術來改善身體外觀,而『非以治療疾病為主要目的』」。 本資訊無法取代醫師親自關心您;若有副作用等使用問題,請洽醫師諮詢。

手臂環抽/副乳

Before After

動動手指,左右滑動

Before After

動動手指,左右滑動

Before After

動動手指,左右滑動

Before After

動動手指,左右滑動

Before After

動動手指,左右滑動

Before After

動動手指,左右滑動

Case Story

美麗見證

▲圖片經過當事人同意,並有簽訂肖像權同意書。
※術前狀態因人而異,須由專業醫師評估,術後成效會因個人狀況有所不同。

articles

醫師專欄

  • 依據衛部醫字第0000000000號、衛部醫字第0000000000號、衛部醫器字第035708號辦理;本宣傳名稱與仿單不同(部分為仿單核准適應症外的使用介紹,或口語化供民眾理解),僅供參考;正式療程/儀器名稱、效果等,任何療程均以醫師親自說明為準。
  • 依衛部醫器字第035708號辦理網頁中刊載之比較影像係為治療實績案例,並已事先取得該病人同意使用之治療前後比較影像,作為治療說明或衛生教育資料之輔助圖片、影音敘述。
  • 【小提醒】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2013/01/04公告:「『美容醫學』一般係指由專業醫師透過醫學技術,如:手術、藥物、醫療器械、生物科技材料等,執行具侵入性或低侵入性醫療技術來改善身體外觀,而『非以治療疾病為主要目的』」。 本資訊無法取代醫師親自關心您;若有副作用等使用問題,請洽醫師諮詢。
返回頂端